7月31日,江苏省徐州港,顺堤河畔,货如轮转。今年,经由瓦日铁路运输的煤炭,从千年运河通航最北端——泰安港(山能兖矿东平陆港)出发,一路“南漂”抵达这里。
如今,徐州港接收泰安港运输货物已成常态,两港联动的“试水之旅”却让人记忆深刻。去年12月,徐州港务集团与东平县矿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在泰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短短一个月之后,今年1月初,从东平驶出的红航货568、鲁枣庄货1706两艘满载3700吨高钙石的驳船,缓缓靠泊徐州港顺堤河作业区吊装泊位。岸桥高效运转,洁白的高钙石通过传送带稳稳落入堆场,这是两港联动的首批成果,也标志着一条依托瓦日铁路与京杭运河、辐射华东的高效物流新动脉正式打通。徐州交通控股港务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此次合作是两港依托京杭运河构建战略合作通道的创新模式,双方围绕煤炭、钙石南运等业务深度协同,以徐州为中心,开发周边钢厂、电厂“贸易+物流”全程业务。
展开剩余56%尝到港港联动的甜果,今年3月份,东平县属国有金运通物流公司与徐州港务集团营销分公司签署“铁转水”煤炭业务合同。在顺堤河作业区现场,堆场内煤炭等货垛整齐如山,4条自动化生产线高效运转,翻车机、斗轮机、装船机轰鸣作业。这个总投资超30亿元、堆存能力160万吨的现代化枢纽,正是徐州打造“亿吨大港”的核心引擎。“以前原料周转环节多、成本高,现在通过两港接力,瓦日线来的煤可以在徐州港按需精准调配,直达企业。”工作人员说,“徐州港可根据下游需求对煤种进行精准掺配,泰安港的运输优势与我们的中转、仓储、配送能力形成闭环,真正实现1+1>2的效应。”
谈及选择与泰安港合作的原因,工作人员表示,泰安港坐拥瓦日铁路运输优势,陕甘蒙优质煤炭资源可高效集散;徐州港作为京杭运河规模最大的现代化港口之一,拥有年吞吐超千万吨的能力及覆盖江浙沪的发达水运网络。双方携手,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两港通过共建“榆林—东平—徐州”铁水联运通道,可为徐州及周边终端企业降低综合物流成本达15%。下一步,徐州港将深化与泰安市港口的战略合作,搭建互联互通业务平台,进一步加强港港联动、港企合作力度,实现优势互补、区域协同的合作格局。
瓦日铁路的汽笛与京杭运河的桨声交织,一幅贯通泰徐、通江达海的物流新版图正徐徐展开。
来源:望岳新闻
发布于:北京市启天配资-配资网络炒股-实盘配资网-顶级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