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白鹭和鹅为原型的雕塑在菜园里栖息,居民们参与“艺术乡建”的成果展示在住宅区展示……近日,宝山区同时上新两个社区美术馆,“农家乐:菜园美术馆开馆展”与“艺术菜园:叶之林美术馆开馆展”同步开幕,标志着宝山区“一居一村”城乡艺术社区建设计划迈入新阶段。随着双馆齐开,申城的城乡艺术社区建设正以更具温度的方式延伸至生活的每个角落,让艺术像植物染料一样,温柔地浸润社区生活,汇聚成一幅绚烂而温暖的共建图景。
此次“一居一村”计划由宝山区文化和旅游局与宝山区妇女联合会共同主办,由社区枢纽站策划,以艺术为纽带,将宝山大场镇保利叶之林居民区与顾村镇沈杨村联合起来,试图构建起居委会、村委会与宝山社区美术馆三位一体、环环相扣的城乡艺术治理新格局。
菜园美术馆位于沈杨村901欢乐农场。在“农家乐:菜园美术馆开馆展”中,于翔、周莉、欧阳婧依等艺术家从乡村田野、植物生长与生态命题出发,以不同媒介回应菜园美术馆这一独特场域,使展览成为一次关于自然生命、艺术观念与社区生活的对话。例如于翔总计四件的雕塑作品《农家乐》,以乡村田野中的白鹭和鹅为原型,通过纸质材料的视觉语言进行形象重构与观念,在菜园美术馆的自然环境中,与风与光相为呼应,构成关于自然与人类共生关系的诗意叙事。欧阳婧依的平板电脑绘画《八蔬菜图》则以数字媒介回应“菜园”的现实语境。她从沈杨村901欢乐农场的日常观察出发,将番茄、黄瓜、茄子等农作物作为视觉主体,以简洁的造型与明快的色彩构成充满生命力的当代“菜园绘卷”。周莉的《大自然植物保护图谱》以研究者的视角关注长三角原生植物的生命特征与生态环境,作品如同一本“社区生态手册”。青年艺术家们的作品不仅回应“农家乐”的展览主题,也呼应“一居一村”城乡艺术社区建设的核心理念——让艺术回归土地,让美育生长于生活。
在社区枢纽站发起人王南溟看来,菜园美术馆开馆展最具共建意义也更前卫的一件作品,是呈现于菜园美术馆外的《艺术菜园》,即一块实体的菜地。“那不但是‘一居一村’的连接体,也是居民可以和艺术家一起进入乡村形成乡村社区的动员活动地。”王南溟说到,当然,种菜是保利叶之林居民们在参与,艺术家依然是提供自己的艺术作品,而社区枢纽站又可以通过艺术菜园来设置更多的工作坊让居民流动起来。
叶之林美术馆由保利叶之林会所的一楼大厅经由展厅式“微更新”改造而成,成为一个兼具公共服务与艺术展示功能的共享空间。
活动现场,居民们在艺术家的指导下,使用天然植物染料进行丝巾染制,通过捆扎、浸染等工艺将秋日感悟定格于柔美的丝巾之上,感受自然与艺术的交融。
本项目也是宝山社区美术馆2025年“社会学艺术节”和“艺术家庭营造计划”之一,旨在丰富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形式,激发居民的文化创造力与社区认同感。
启天配资-配资网络炒股-实盘配资网-顶级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